正面击溃了辽军。

御驾亲征的耶律洪基被莫宇追击数十里,最终被血衣卫擒获。历史上曾经的靖康之耻,由此转变,辽国皇帝反而被抓到了宋国。

本来,莫宇是打算要辽国用燕云十六州来换他们的皇帝,谁曾想辽国做的比莫宇想象中还要绝。

辽国直接放弃了耶律洪基,另立了一个新皇。并且还联合了金国,准备一同伐宋。

辽国虽然这次大败而归,不过还是有接近四十万的兵力,再从各地征兵一番,凑了五十万大军,联合金国的三十万大军,一共八十万大军,号称百万大军,一同向宋国袭来。

莫宇自然也不会认怂,他不怕对方正面作战,就怕对方分兵。

如果对方分兵行动,莫宇也只能将血衣卫分开,这样也会导致血衣卫的实力下降。

外患暂且不提,内忧依旧不断。

莫宇大胜之后,朝廷上先是一番吹捧,然后各种“莫宇威胁论”就涌了上来。

许多大臣都在弹劾莫宇,但是却拿不出确凿的证据,再加上当今皇帝赵熙非常的信任莫宇,所以大臣们也拿莫宇没什么办法。

大臣们之所以如此排挤莫宇,也是为了遏制武官,毕竟大宋自开国以来,都是重文轻武,文臣自然是不愿意看到武官起势的。

如果仅仅只是说莫宇的闲话,倒还好,到后来,那些大臣开始动用自己的势力,莫宇军队的后勤时常出岔子,导致莫宇获胜到现在,都没有进入辽国境内。

不过这也只是拖延莫宇的行军速度,并不能改变局面,真正能改变局面的是另一件大事。

皇帝赵熙病重,躺在床上卧床不起。

大臣们的心思一下就活跃了起来,本来有赵熙为莫宇撑腰,他可以尽情的带兵打仗,不用担心后方。现在,一旦赵熙驾崩,那么莫宇肯定会被调回来,然后软禁。

赵熙登基的时间不长,虽然有不少妃子,可是目前一个子嗣都没有。

如果赵熙驾崩了,皇位就只能由他的兄弟来继承。

武安王不能上位,这不仅是先帝的旨意,也同样是大臣们的共识。

所以,大臣们想从赵熙的兄弟中,挑一个保守一点的来做皇帝。

因此,赵佶就进入了他们的视线。

不少大

章节目录